|
政大登山隊OB、政大民族所博士班研究生、臺北大學登山社指導老師 【摘要】
「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牽涉到人、物與自然之關係,然這三大範疇相互運作,是一套很複雜的互動模式,這其中產生「人對於物與自然的認識」、「物對人與自然之互動」與「自然對於人與物之限制」之作動力,也涉及「知識」、「教育」、「倫理」、「管理」等層面,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則是取決「登山教育」效果之良窳,希望藉由此議題之探討,帶出與臺灣登山活動相關的研究議題。
【關鍵字】:山、登山、登山裝備、安全管理、核心裝備、必要裝備、參考裝備、裝備管理
文獻回顧
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到底有何關係呢?這個論點似乎很少被岳界提出來討論,筆者試著尋找早期臺灣有關戶外生活的雜誌,諸如:民國五十年(1960),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會訊《臺灣山岳》[1][1],這是僅次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山岳》[2][2],最早的山岳刊物。民國五十八年(1969)二月,韓漪創刊的《野外》[3][3],民國六十五(1976)年七月由陳遠建創刊的《戶外生活》[4][4]、民國六十七年(1978),由聯合報系出版的《民生報》,〈戶外版〉[5][5]、民國七十年(1980),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會刊《中華山岳》[6][6]、民國七十年(1981)七月,陳文雄發行的《山水》[7][7]雜誌,當時也有許多登山社團,如高雄市登山會,發行會訊。除《中華山岳》為常態性會刊,其他雜誌目前都已停刊。
同時期名著如《登山百科全書》[8][8](亦由陳遠建所負責的戶外生活雜誌社出版),當時大眾書局出版的《登山計畫和裝備》[9][9],其實就是翻譯日本的《山溪谷》的雜誌《計畫用具》[10][10],當然也陸續有相關的圖書如民國七十七年(1988),《登山手冊》[11][11]、等。民國八十五年(1996),臺灣山岳雜誌社出版的《臺灣山岳》[12][12],銜接了從民國七十年(1980)的空窗期,為目前市面上最專業的戶外(登山)雜誌;民國八十八年(1999),商周出版社出版《登山聖經》[13][13],為國外《Mountaineering》之翻譯本。民國八十八年(1999),行政院體委會的《登山安全手冊》[14][14]針對登山所寫的工具書、翌年,野趣雜誌社的《野趣》[15][15]雜誌,為另一本戶外休閒雜誌。
翻閱早期由戶外裝備專家,如:李榮財、姜禮任、黃德雄等人所撰寫的登山器材文章,內容包羅萬象,從登山鞋、帳篷、背包、爐具等相關登山裝備選購與維修等。近期如《臺灣山岳》雜誌中則由筆者、王世杰、陳美涼等人撰寫相關戶外器材文章。此外,《野趣》有一些裝備文章;由北岳的賴錫欽所著的〈登山裝備概論〉[16][16],亦為山友、網友轉載與利用。
從民國五O到九O年代,這些雜誌與書籍中或多或少提到登山裝備推薦、選購與維修,數量多且繁雜,姑且不論其品質良窳,在推廣大眾對於登山裝備之認識與選購,的確助益頗大。但是,針對「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關係」的議題,卻甚少提出,本文試著探討此議題,並希望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
一、臺灣登山型態之分類
臺灣是個多山的環境,倘若將不同型態「登山活動」放在臺灣的環境上討論,加上國外特有雪地(遠征)活動,依照型態可分為登山(細分郊山、中級山【含古道】、高山)、溯溪(細分初級、中級、高級)、攀岩、雪地(遠征)等四大類。這些活動,其本質是由「登山」活動衍生,也與登山息息相關。然而,此分類只為了本文之行文方便,並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
實際上,各種「攀登型態」會隨著天數、難度、季節、自然環境與人員素質等組合差異,所需要的裝備也會有所不同;近年來,流行「綜合攀登」,就是結合兩種以上的「攀登活動」,如:溯登高山溪谷就必須結合中級山、高山、溯溪與攀岩等技術。而這些「攀登活動」中,「雪地遠征」因為地形、天候限制與隊員訓練等特殊性與困難度較高,在本文中不作論述。
一支隊伍為了管理上的方便,通常把登山器材區分成「個人裝備」與「團體裝備」。依照個人一日生活之所需,大致可區分為食、衣、住、行、育、樂等六類。摒除一些單日往返的攀登活動(如:郊山、初溯、郊山化高山)或人工岩場之攀岩活動等,只要是「隔宿」活動,其管理上遠比「單日」活動,來得複雜且繁瑣。
二、裝備分類與管理概念
臺灣登山型態的特殊性,有別於其他歐美國家,因此裝備的管理概念與分類上,也有些許不同。眾多類型的「登山」中,登「郊山」被視為「登山」之母,由於郊山可以一日來回,難度及裝備較少,但是卻是認識山的第一步,而「中級山」與「高山」為「郊山」之演變,最重要的區別就是「隔宿」。
然而,對於「中級山」與「高山裝備」之認識,更是進行其它技術性攀登(如:雪地遠征、溯溪等)之基礎學習。依天數來說,除少數的中級山(如:北插天山、卡保山、下阿玉山等)與高山(如:合歡主峰、石門山、合歡東峰等),可一天來回外,其餘皆是「隔宿」的行程,排除有人管理的山莊如:排雲山莊、九九山莊等,可以按隊伍需求減少某些裝備,除此之外,都必須按照「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項,加以準備。
對於攀登裝備中,筆者分為三類:一、核心裝備,二、必要裝備,三、參考裝備。為何要使用「核心」二字呢?乃是突顯器材中最重要的部分,從事攀登活動中,倘若沒有「核心裝備」,一般山友極難在山上渡過美好的一天」。「必要裝備」是僅次於「核心裝備」,第二重要的裝備,也可稱為「半核心裝備」,通常是配合核心裝備,具有輔助的作用。何謂「參考裝備」?顧名思義,就是備用之意,非特殊狀況、天候、地形、人員與特殊型態攀登等,事實上,是用不著攜帶的,因此具有選擇性,並非每次都攜帶,甚至有替代性裝備可供選擇[17][17]。
(一)個人裝備部分
1.核心裝備
核心裝備既是最重要部份,對於核心裝備的認識也分外重要,筆者認為「登山裝備中登山鞋、睡袋、背包三種,為個人器材中最基本之裝備,亦是基礎中之基礎」。長時間行走在山上,倘若沒有一雙合腳或合適的登山鞋(或雨鞋)[18][18],你的雙腳可能會長水泡或扭傷。筆者曾看過因為磨腳長水泡,導致整支登山隊伍撤退的烏龍事件。山上漫漫長夜中,假如沒有選購適合的睡袋,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寒冷凍醒。天數較長的行程中,倘若沒有依照攀登類型、天數、身材等因素,加以選購大背包的話,從出發的那一刻開始,註定會因背包之不適,渡過難熬之旅程。
當然,還有其它的核心裝備;基本上,歸類於個人「核心裝備」有下列細項。
(1)食:個人行進糧。
(2)衣:排汗襯衫、登山運動褲、排汗內衣、兩截式雨衣、保暖衣物、帽子。
(3)住:睡袋與睡墊。
(4)行:大背包(或中背包)、登山鞋(或雨鞋)、厚襪(包含排汗內襪)、指北針、地圖。
2.必要裝備
必要裝備亦可稱為「半核心裝備」,搭配著「核心裝備」,基本上,如:禦寒衣物、備用衣物(包括:運動褲/登山褲,毛襪)、頭燈(與備用電池)、蠟燭(或火種)、低音哨、鋼杯(與湯匙)、手套、瑞士刀與寶特瓶(或水袋)等。
3.參考裝備
個人一日生活中「育與樂」兩項,遠不及「食、衣、住、行」重要,因此列為參考之用。針對登高山而言,可能不需要一些參考性裝備,如:簡易吊帶、露宿袋、普魯士繩、八字環等,但對於中級山探勘,可能就極為需要。最重要的概念,當你的登山知識與技能,達到一定程度後,甚至可以省去某些參考裝備,而所攜帶的登山器材種類,會越來越少,細節請參考(附錄一)。
(二)團體裝備部分
團體裝備依照其重要性,可分為「必要裝備」與「參考裝備」,在團體裝備中,並沒有「核心裝備」的概念,其目的是以個人裝備為重心,倘若你將個人部分的「核心裝備」準備齊全,就算一個人山中迷路,有個人行進糧或其他個人裝備,你也可以安然渡過1-3天,甚至自行藉由地圖與指北針脫困,所以在「團體裝備」中,並沒有將「核心裝備」的概念放進來。
在臺灣,不論攀登中級山或高山,所探討的課題,依然是圍繞在「隔宿」活動所需要攜帶器材,為管理方便起見,也分成食、衣、住、行四類之最基本的需求。
1.必要裝備:
包括帳蓬、爐具、炊具、燃料、山刀、聯絡用具、急救醫療用具等。
2.參考裝備:
端看登山型態、目的、地形等之因素,而選擇性的攜帶,相關器材請參考(附錄二)。
這裡把「中級山」與「高山」的個人裝備放在一起討論,是有原因的,中級山裝備基本上除了某些特殊的「參考裝備」與高山裝備不太一樣之外,但基本精神是一樣的,兩種都是隔宿活動,有別於「郊山」活動。
在《登山聖經》列出了「十項必備物品」與「其他重要物品」,十項分別是地圖、指北針、墨鏡和防曬油、儲份糧食、備用衣物、頭燈(或手電筒)、急救包、火種、火柴與瑞士刀﹔其它重要物品,如:水和裝水的容器、兵斧、工具包、驅蟲器、訊號裝置,但並沒有清楚指出裝備的「分類概念」[19][19]。
三、裝備選購之概念
俗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購「裝備」著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成功之裝備選購,取決於幾項因素:實用性、適用性、耐用度、可維修性、經濟效益比、輕量化、科技化、操作與構造簡易化、個人經濟狀況、個人購買意願與財力[20][20]。
(一)實用性:
裝備以「實用」為原則,太多花俏的設計與功能,只會讓裝備變重且複雜,反倒降低裝備本身的實用性,以背包為例,太多的繩帶與口袋,其實並不需要,只會增加背包本體重量。多功能設計的Gore-Tex風雨衣,有太多的車縫線與口袋,只會增加滲水與貼條脫落的機會。因此,登山裝備之「實用性」,實為在臺灣選購裝備之首要考量。
(二)適用性:
每一種產品的「設計」,都有其特殊的「目的」、「需求」、「環境」與「限制」,每種裝備都有其適用度,因此不能將所有國外的裝備視為最好的裝備,意思也就是就是不要崇尚裝備名牌,它到底適不適合臺灣的環境,還是個「謎」,充其量品牌只是一個購買指標,許多國外的背包、防水透氣雨衣或是睡袋,專為雪攀或遠征使用,想想看附有雪鏟袋的大背包、超薄的Gore-Tex雨衣、專為零下30℃設計的睡袋,是你想要的嗎?因此,要仔細思考臺灣山區的特殊環境,挑選自己所需,才是正確觀念。
(三)耐用度:
裝備的耐用度取決於廠商的設計理念,許多裝備都有它適合的使用場所,考慮自己活動的區域,詢問專家、比較或了解此項裝備的信用度,是否故障率高?如此,你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徘徊登山用品店,選購一大堆不適用且低品質的裝備。
(四)可維修性:
裝備屬於「消耗品」,因此完整的售後服務與零件來源是必須的,購買如帳篷、背包、燈與爐等裝備,「可維修性」需列為首要考量條件,不然會變成「器材孤兒」。
(五)經濟效益比:
選購裝備前,多做功課,並列出自我需求,同時多走幾趟戶外用品店,比較不同廠牌的同型裝備或各店家之賣價,找出最低成本、最高性能的裝備,就會獲得最高的「效益比」。
(六)輕量化:
「輕量化」是裝備之充要條件,假如因輕量化,而犧牲掉「功能性」與「耐用度」,筆者會以後者為重,但是「輕量化」是攜帶裝備的指導原則之一。
(七)科技化:
由於科技進步,許多新材質紛紛取代舊材質,如防水透氣衣;有些裝備的售價,比較以往則漸趨平價化,如鈦爐。因此不斷地吸取裝備新知與比較,才能購買到超值裝備。
(八)操作與構造簡易化:
操作方式過度繁瑣與構造太複雜的裝備,建議不要選購。假如操作太繁瑣,時間一久,將非常容易忘記如何操作;構造太複雜的器材,一但故障,極有可能找不到零件維修。
(九)個人購買意願與財力:
回歸到最基本的限制條件─個人購買意願,由於個人的偏好與認知,會連帶影響到所做的選擇,而最後終究受到財力的限制[21][21]。
以上林林總總談了那麼多裝備選購的概念,並不是短暫的碰觸與詢問,就可以有清楚的見解,回歸到最核心的部分,還是取決「登山教育」的推行,才可以達成[22][22]。
四、登山裝備管理實務
如何管理登山裝備?可分為三個部分說明,(一)、活動前管理,(二)、活動中控管,(三)、活動後整理。這三大部分涵蓋了,器材的管理、儲放、維修與添購,也是裝備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活動前管理:
出隊前之裝備管理可分為「個人」或「團體」兩大部分。個人部分首重「裝備之認識、選購與準備」,團體部分則著重「裝備之儲放與維修」。一個有組織的登山社團,通常會有器材室,也會選派一位器材管理員管理裝備,而每次的租借,都必須負擔租金,「器材室」是儲放團體裝備的地方,然而裝備不是丟在裡面算是管理,器材室必須有良好的通風口設計、除濕機、置物架等,最重要的是登錄每件器材的「裝備使用紀錄卡」,內容包含:品名、規格、購買時間、購買地點、金額、出隊時間與地點紀錄、維修時間與紀錄等,更重要是定期檢查裝備,不要等到隊伍出隊前,才來整理上次出隊的裝備。不管個人或是團體,都需有「管理」概念;出隊前更需要在隊伍中,委任一位「裝備組長」全權處理與掌控隊伍的「個人」與「團體」裝備,哪些是一般活動中必要的,哪些又是技術性器材,「裝備組長」都需負起全部責任,並做好監督角色。
(二)活動中控管:
一支正在山上從事登山的隊伍,需控管好自己的登山器材,盡量避免遺失或損壞,隊伍內的「裝備組長」要了解全隊器材狀況,「領隊」更需要清楚哪些器材在哪些隊員身上,除了個人裝備外,建議每人需列出團體裝備清單(包括技術性裝備),以確實掌握器材之背負者資料與器材損耗情形。最重要的是,可作為歸還器材時的依據。
此外,攜帶維修零件,也是必須的,如:爐具零件、快速修補針、3M膠帶等,可以適時的搶救裝備,以利後續活動之進行。
(三)活動後整理:
下山後,絕大部分的隊伍成員都會鳥獸散,每個人都急急忙忙回去清理與整理個人裝備,只留下錯愕的領隊與裝備組長,面對著數量龐大的團體裝備,領隊可以約定一天作為團體裝備整理日。這時候每人的「團體裝備清單」就會派上用場,藉由它,你可以追回你所租借的團體裝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事後整理」工作,哪些裝備該清洗、曬太陽、維修、歸位,最後填寫「裝備使用紀錄卡」,並繳交器材租用金,以利器材之更新與保養。
以上三點,僅是粗略探討器材管理原則與流程,這其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討論的空間,留待下次再論述。
五、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之關係
針對一個從未登過山的人士,如何選購與攜帶適合的登山裝備,非常重要,對於一個戶外休閒活動專家而言,如何百分之百善用自己手中裝備,更是需要;累積裝備的知識,是一項既傷腦筋又麻煩的事,或許投入大量的資金與時間,最後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僅僅從選購與維修來看,實在無法了解這兩者的關係,但事實上是一氣呵成。一件裝備之被選購與善用,端看於使用者的知識與能力,這牽涉到使用者對於裝備與使用場所之認識,又涉及到使用者的登山技能,然而並非所有的裝備,從郊山、高山甚至雪地遠征都適用,裝備本身是有「適用性」的。裝備的管理與使用,牽涉到隊伍的安全,例如:不當的操作爐具,可能導致火燒爐,嚴重者,可能會灼傷。有些人喜歡將三、四只瓦斯爐放在大鋁鍋下面加熱,曾經有爆炸甚至熔毀爐具的例子。另外像裝備使用不當的場所,也會產生危險,如:倘若拿5mm的普魯士繩當攀登繩,發生意外誰負責?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裝備的保養不當,也會連帶影響安全,像:登山繩、Friend、爐具的保養,就會影響到操作安全。人數過多的登山隊伍,不僅超過一地的「生態承載量」,裝備管理也不易,因此建議8-10人為限;倘若人數超過12人以上,從器材的準備與安排上,實屬困難,建議分為兩支隊伍來處理。
「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到底有何關係呢?關鍵在─登山教育,唯有建構本土性的登山學,方能解決這複雜且重要的知識與登山相關課題。
六、代結語
「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牽涉到人、物與自然之關係,然這三大範疇相互運作,是一套很複雜的互動模式,這其中產生「人對於物與自然的認識」、「物對人與自然之互動」與「自然對於人與物之限制」之作動力,也涉及「知識」、「教育」、「倫理」、「管理」等層面,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則是取決「登山教育」效果之良窳,希望藉由此議題之探討,帶出與臺灣登山活動相關的研究議題(圖一)。
很慶幸的,由於世界自由貿易化成果,可以不用出國,即買到世界各國的登山用品。然而,裝備之好壞、適用與否以及使用人之技能,都會影響到自我安全及隊伍安全。裝備之功能與用途,並非取決於廠商一只「說明書」而已,大多數的廠商只會「隱惡揚善」,盡說優點,不道缺點。登山裝備更不會因個人之好惡或購買能力,而影響品牌本身的價值與地位。因此,筆者建議成立一個屬於臺灣本土的「戶外裝備實驗室」,超然地測試與鑑定每一種裝備的適用性與安全性與否,選擇臺灣所需要的登山器材。
文末,希望藉由本文之撰寫,帶出與臺灣登山活動相關的研究議題,針對此議題,本文算「初試啼聲」,鑒於撰文倉促,若有遺漏或行文不妥,文責自負。
最後,不吝指正,來函trailone@so-net.net.tw。
徵引書目
一、
一、 Don Heck, Kurt Hanson原著,平郁、邱紫穎翻譯,《登山聖經》,臺北:商業週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二、
二、 大眾書局,《登山計畫和裝備》,臺南:大眾書局,1990,再刷。
三、
三、 山溪谷社,《計畫用具》(登山教室一),東京:山溪谷社,1980。
四、
四、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山岳》,臺北:中華民國山岳協會,1980。
五、
五、 戶外生活雜誌社,《戶外生活》,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76。
六、
六、 戶外生活雜誌社,《登山百科全書》,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82。
七、
七、 聯合報社,《民生報》,〈戶外版〉,臺北:聯合報社,1978。
八、
八、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安全登山手冊》(基礎篇),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
九、
九、 野外雜誌社,《野外》,臺北:野外雜誌社,1969。
十、
十、 野趣雜誌社,《野趣》,臺北:野趣雜誌社,1999。
十一、陳文雄,《山水》,臺北:山水雜誌社,1981。
十二、陳永龍,〈環境倫理、登山安全與入山管制─兼論登山教育與建構本土的登山學〉,《2001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2001。
十三、黃宗義,《登山手冊》,臺北:雷鼓出版社,1988。
十四、臺灣山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山岳》,臺北:臺灣山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十五、臺灣山岳會,《臺灣山岳》,台北:臺灣山岳會,1927,創刊號,共十三號。
十六、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野外》,臺北: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1960。
十七、鄭安睎,〈登山裝備概述〉(一、二),臺北: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課程文章,未出版。
十八、賴錫欽,〈登山裝備概論〉,台北:登山補給站(詮峰)http://www.keepon.com.tw/或臺灣山林博物館。
附錄一
個人登山裝備參考表(高山/中級山)
核心裝備
用具名稱
|
Y/N
|
用具名稱
|
Y/N
| 1個人行進糧: 天份
|
| 8睡墊:泡棉/錫箔/充氣
|
| 2長袖襯衫:羊毛/化纖
|
| 9 大/中背包&背包罩:
L
|
| 3長/短袖排汗衫
|
| 10登山鞋/雨鞋
|
| 4登山運動褲
|
| 11毛襪&排汗內襪
|
| 5棒球帽&保暖帽&頭巾
|
| 12指北針
|
| 6兩截式雨衣、褲:GTX/一般
|
| 13防水地圖(1/25,000或1/50,000等高線地形圖)
|
| 7睡袋:羽毛/化纖&睡袋防水袋
|
| 14防水打火機&火柴
|
|
必要裝備
用具名稱
|
Y/N
|
用具名稱
|
Y/N
| 1備用內衣褲
|
| 7蠟蠋/火種
|
| 2備用毛襪&內襪
|
| 8頭燈&備用電池:
組
|
| 3備用襯衫/運動褲
|
| 9鋼杯&湯匙
|
| 4低音哨
|
| 10工作&保暖手套
|
| 5七用瑞士刀
|
| 11保特瓶/水袋:2L 瓶/1.25L/4 L
瓶
|
| 6禦寒衣物ile/羽毛衣
|
| 12
|
|
參考裝備
用 具 名 稱
| Y/N
| 用 具 名 稱
| Y/N
| 1攻頂小背包:25-35L
|
| 11簡易吊帶:20mm 呎1條
|
| 2登山杖
|
| 12露宿袋:GTX/ABLETEX/其它
|
| 3暖暖包: 包
|
| 13勾環:有鎖 個/無鎖 個
|
| 4個人常用藥品
|
| 14 6×9呎雨布(地布)
|
| 5乳液/防曬油
|
| 15普魯士繩:
mm
呎
條
|
| 6綁腿
|
| 16 ATC/八字環
|
| 7備用眼鏡&眼鏡帶
|
| 17綁繩:3mm× 10呎 條
|
| 8防水筆記本&筆
|
| 18充氣枕頭
|
| 9輕型拖鞋
|
| 19盥洗用品
|
| 10個人水壺
|
| 20其它
|
|
(/表示選擇其一、&表示兩者皆攜帶)
鄭安睎製表
附錄二
團體登山裝備參考表(中級山/高山)
必要裝備
用 具 名 稱
|
Y/N
|
用 具 名 稱
|
Y/N
| 1帳蓬/外帳:
人
頂
|
| 10水袋10L/6L:
個
|
| 2汽化爐:MSR/PEAK-1/Optimus/Primus: 型號 個
|
| 11衛生紙: 包
|
| 3去漬油/煤油:
CC..
|
| 12無線電1臺&備用電池: 組
|
| 4備用瓦斯爐:
牌
|
| 13收音機1臺&備用電池: 組
|
| 5瓦斯罐:220g
罐/425g
罐
|
| 14高度計&溫度計
|
| 6套鍋:大
個.中
個.小 個
|
| 15維他命: 盒
|
| 7盤子: 個&湯瓢: 匙
|
| 16急救醫藥包
|
| 8擋風板: 片 組
|
| 17毒蛇急救器
|
| 9山刀1把
|
| 18其它( )
|
|
參考裝備
用 具 名 稱
|
Y/N
|
用 具 名 稱
|
Y/N
| 1營燈: 臺
|
| 12輔助繩:
mm
呎
條
|
| 2照像機: 臺
|
| 13備用傘帶:20mm
呎 條
|
| 3望遠鏡 1臺
|
| 14 1/50000高山導遊圖(團體使用)1張
|
| 4 G.P.S 1組
|
| 15 1/10000等高線地形圖(團體使用)1張
|
| 5路標: 條
|
| 16針線包1盒&快速縫補針1組
|
| 6塑膠袋: 袋
|
| 17鬧鐘1臺
|
| 7預熱酒精膏 1條
|
| 18皮尺1臺
|
| 8小背包(團體使用): 個
|
| 19保溫瓶: CC..1瓶
|
| 9鋸子1把
|
| 20洗潔劑1瓶
|
| 10鐮刀: 把
|
| 21淨水錠: 錠
|
| 11主繩:
mm
呎
條
|
| 22其它( )
|
|
http://old1.taroko.gov.tw/mp/tit1/mountain%20equipment%20by%20zan.htm
[1][1]
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野外》,臺北: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1960。
[2][2]
臺灣山岳會,《臺灣山岳》,臺北:臺灣山岳會,1927,創刊號,共十三號。
[3][3]
野外雜誌社,《野外》,臺北:野外雜誌社,1969,創刊號。
[4][4]
戶外生活雜誌社,《戶外生活》,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76,創刊號。
[5][5]
聯合報社,〈戶外版〉,《民生報》,臺北:聯合報社,1978。
[6][6]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山岳》,臺北:中華民國山岳協會,1980。
[7][7]
陳文雄,《山水》,臺北:1981。
[8][8]
戶外生活雜誌社,《登山百科全書》,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82。
[9][9]
大眾書局,《登山計畫和裝備》,臺南:大眾書局,1990,再刷。
[10][10]
山溪谷社,《計畫用具》(登山教室一),東京:山溪谷社,1980。
[11][11]
黃宗義,《登山手冊》,臺北:雷鼓出版社,1988。
[12][12]
臺灣山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山岳》,臺北:臺灣山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創刊號。
[13][13] Don Heck,Kurt Hanson原著,平郁、邱紫穎翻譯,《登山聖經》,臺北:商業週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14][1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安全登山手冊》(基礎篇),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
[15][15]
野趣雜誌社,《野趣》,臺北:野趣雜誌社,2000。
[16][16]
賴錫欽,〈登山裝備概論〉,臺北:登山補給站(詮峰),http://www.keepon.com.tw/或臺灣山林博物館。
[17][17]
此「核心裝備」、「必要裝備」與「參考裝備」的登山器材管理概念,是由臺大山社OB,目前為臺大城鄉所博士陳永龍所提出,由筆者加以論述而成。
[18][18]
針對登山鞋或雨鞋的優缺點,本文不多加闡述,待來日再闢專文論述。
[19][19] Don Heck,Kurt Hanson原著,平郁、邱紫穎翻譯,《登山聖經》,頁35-42。
[20][20]
參考鄭安睎,〈登山裝備概述〉(一、二),臺北: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課程文章,未出版。
[21][21]
參考賴錫欽,〈登山裝備概論〉。
[22][22]
參考陳永龍,〈環境倫理、登山安全與入山管制─兼論登山教育與建構本土的登山學〉,《2001太魯閣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