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44|回復: 0

[ 新書 ] 烏來的山與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9-30 09:17: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IV class=blogContents>此書預計11月由玉山社出版<BR><BR>烏來的山與人</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譯註:鄭安睎、許維真<BR><BR>第一部 烏來的泰雅族與聚落<BR>一、屈尺群概述<BR>二、原住民與漢人之接觸<BR>三、屈尺群的聚落<BR>四、烏來地區的集團移住<BR>五、地名與山名<BR><BR>第二部 日治官方在烏來山區的管理<BR>一、初期的原住民事務<BR>二、隘勇線推進<BR>三、交通路網的形成<BR><BR>第三部 山的記憶<BR>一、新店獅子頭山導覽<BR>二、綠山行<BR>三、露門山登山<BR>四、桶後溪流域的群山<BR>五、卡保、逐鹿兩山縱走記<BR>六、視察北部蕃人的授產<BR>七、落鳳山遭蜂螫記<BR>八、秋山行(探究插天山脈)</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nbsp;</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A href="http://www.mounkey.com.tw/modules/weblog/details.php?blog_id=143">http://www.mounkey.com.tw/modules/weblog/details.php?blog_id=143</A></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nbsp;</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
<DIV class=blogContents>編譯者序</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談起編譯《烏來的山與人》一書,可追溯多年前,在偶然的機會裡,與已故登山家黃德雄老師談論到如何收集臺灣前輩登山的文獻,老師說他手中有日治時期的《臺灣山岳》會刊,二話不說,當下商借,他非常慷慨地借閱,讓我得以一窺前輩們的登山經驗;只不過出版此刻,黃老師只能高高地在天空中鼓勵我們,希望能借著出版此套書,告慰老師的用心與提攜。接著2003年,協助調查日治時期所修築的「巴福越嶺道路」,當時曾與許維真譯過幾篇烏來的文章,當計畫結案後,便把所有資料束諸高閤,並未再繼續深入研究,往後似乎與烏來也沒有太多的鏈結。直到4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下與陳永龍博士 、許維真、洪振豪 等4人,先後談到如何讓岳友也能認識與閱讀日治時期臺灣的山與前輩的登山足跡,在我的慫恿下,大家決定合作翻譯日治登山文獻,當下也與現在的臺灣山岳雜誌副社長張秀姝洽談,希望連續刊載於雜誌中,一直持續至今日。隨後4人也組織了一個翻譯與編纂的團隊,剛開始時在翻譯上遭遇到許多挫折,包括:舊日文翻譯(這其中也包括動、植物的翻譯)、新舊烏來山區照片取得、舊登山路線確認、內容編排等問題,目前都一一克服了,同時感謝戶外生活出版社長陳遠健先生提供1/50,000地圖底圖,供繪製登山路線之用,並且在玉山社社長魏淑貞女士的大力支持下,出版此一套書。</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翻譯初,原本只想單純譯完這些登山文獻而已,不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變成了研究烏來山區的「山」與「人」。我想,對於一個喜歡山,而想爬山的人,探究山不把「原住民」放進來,也很奇怪,畢竟原住民才是山區真正的主人,奉勸岳友不要老是想著「登頂」,登頂三角點只是一剎那,拍個照也只是一瞬間,大家是否也應該注意活生生的人、以及所留下的文化展演,也可稍微修正一下臺灣的登山文化;研究日治時期的舊登山路線,倘若不把「交通」因素放進來,更是奇怪,沒有路又如何登山呢?因此,了解烏來山區道路系統的歷史演變,更是步可缺乏的基本概念。</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事實上,臺灣「登山運動」的發展,勉強說也只有一百年光景而已,早年是沒有辦法安全的在臺灣山區爬山,當時有著原住民與漢人、日本政府在經濟上的衝突,導致原住民「出草」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官方不得不透過國家力量,利用「討伐戰爭」與「隘勇線」推進方式,迫使原住民歸順,企圖保障私人企業在山區的拓殖行為,往後更透過「警察制度」、「蕃童教育」、修築「理蕃道路」等措施,來管理山區的原住民。清代對原住民的稱謂,慣用「番」字,如:生番、化番、化番。日治時代改成「蕃」字,為反映當時時空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及尊重原作下,相關稱呼並未全部加以改變,或以框號加註,也請原住民朋友見諒。事實上烏來山區的登山活動要到日治昭和年間以降,才逐漸蓬勃發展,當然這得歸功於國家力量介入山區統治,當然也與日本政府對於登山活動能訓練國民體魄,有推波助瀾的效果,直接或間接留下許多大量登山文獻。</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最後,感謝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溫振華教授為本書寫序,同時歸功於翻譯團隊陳永龍博士、許維真、洪振豪等人密切的合作,以及許懿萱所提供的翻譯文章。最重要的是在編纂之時內人家玉巧遇臨盆之際,還讓我到處亂跑了好一陣子,好補充書本資料,當然也非常感謝力助手陳威潭,陪我調查許多隘勇線與登山路線,由於他對動植物也有相當的了解,對於內文的校對,助益頗大,同時非常感謝國立臺灣圖書館所提供的日治山區舊照片。</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BR>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文獻的翻譯,研究團隊自我要求,以更嚴謹方式來處理,也儘量親自調查書中所描述的山區,確認舊時登山路線,同時也遠比相關書籍更加嚴謹,內文注釋儘量符合學術規範,團隊期望做到最好,但是難免有疏漏之處,望請讀者包涵,並不吝斧正!<BR></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nbsp;</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鄭安睎</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nbsp;</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A href="http://www.mounkey.com.tw/modules/weblog/details.php?blog_id=144">http://www.mounkey.com.tw/modules/weblog/details.php?blog_id=144</A></DIV>
<DIV class=blogContents>&nbsp;</DIV></DIV>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2008-9-30 09:19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東吳山友社論壇

GMT+8, 2024-9-8 09:27 , Processed in 0.01339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