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991|回復: 1

南三段 --- 一趟畢生難忘的高山縱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8-26 15: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前言:

  人人皆曰:沒有三兩三,不要上南三。對任何一位熱愛百岳
的人而言,南三段是夢幻,亦是夢魘。美麗的風光,令人無限
嚮往;險惡的路徑,陡峭的山頭,在在考驗著登山者的體力
與毅力。台北縣登山會此次排定這條高難度的路線,所派出的
領隊與嚮導,俱是上上的人選,參加的隊員,亦多是經驗豐富
的好手,超過一半的人皆已接近完成百岳。很不幸,在第九天,
發生被虎頭蜂攻擊,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在此我以悲痛的心
情,發表此次行程記錄與所見。

D1: 2005/10/22  上午陰天,下午轉為有雨

07:35 瑞穗林道10.5k處起步。

10:30 於19.5 k 處休息午餐

11:00 預防今晚住宿處沒水,每人至少背1.2公升的水,繼續前進,
      林道大約於20.5k 處轉為雜草叢生的小徑。

14:50 到達28 k工寮,之前開始下雨,腳程較慢的人有淋到雨。

D2:  2005/10/23  陰天

05:00 出發。

06:45 32k工寮旁的土地公廟稍事休息後,繼續推進,經過一處崩壁,
      到達34k最後水源,人員集結。由此開始,路更難走了。一
      邊是斷崖陡坡,一邊是山壁,路徑有些傾斜,箭竹、芒草遮蔽
      了路徑,行走時需很注意陷阱坑洞。

10:00 林中小開闊地休息,補充體力。續行,約近1200時,一名女
      隊友不慎滑落陡坡,所幸完全無恙,不久又有一位男隊友摔
      落更深的陡坡,眾人費了許多時間救人急救處理,由於此地和
      外面完全無法聯絡,傷者服了止痛藥後,忍痛跟進。

15:00 陡下溼滑的山溝路至太平溪東源。

15:30 涉水到太平溪西源,營地很小且不平,但隊友們仍努力的造出
      十餘個營位,2小時後一名體力透支的隊友在押後嚮導及隊友陪
      同下到達。

D3 2005/10/24  晴天

05:50 出發,陡上約600公尺。

07:10 休息後續行,沿途盡是芒草、箭竹、坑洞,陡上陡下,腳程慢
      的人,明顯落後。

10:20 乾水池營地。

11:30 太平溪谷,午餐。

12:55 太平溪營地,營地很大,由於人員尚未到齊,所以領隊決定照表
      操課,明天再攻丹大。14:30左右,落後的人到達。

D4  2005/10/25  晴天

05:00 輕裝出發。

06:05 盧利拉駱山。

07:20 登頂丹大山,領隊和外面聯絡,請求救援直昇機。

07:50 回程下山。

08:45 回到盧利拉駱山,聽到直昇機的聲音。

09:20 回到營地。

09:30 直昇機降落,將傷者及體力不支的隊友載運下山。

10:40 拔營,背公水陡上約280公尺。

11:50 內爾嶺山前營地紮營。

12:30 輕裝攻內爾嶺山,20分鐘後登頂。

13:20 自由行下山。


D4 2005/10/26  晴天

05:00 出發。

06:05 馬路巴拉讓山。

06:30 馬路巴拉讓山西峰。

07:00 崩壁、大坍方,陡上、陡上,再陡上,很累,很累,很累…..

09:30 登頂義西請馬至山(一軍的人0900就到達),太快了,後面的
      隊友大叫受不了。押後嚮導要求放慢速度。

10:20 Go .....

11:30 斷陵東。

12:05 斷陵西,已有架繩,小心通過即可,樹林內休息。

13:20 陡上至禮門山,視野很好,休息後陡下。

14:20 丹大溪營地,溪水太冰了,領隊下令不准下去洗澡。


D5 2005/10/27  晴天

03:30 出發,今天將行走在高山草原上,南三段最美麗的風光,盡
      在今天所見。

07:00 可樂可樂安山。

08:00 郡東山。陡下一小段,再上切….

10:20 東郡北鞍營地,先到的人放下背包,立刻攻山頭。

10:40 東郡山登頂。

11:30 輕裝往東巒大山。

12:00 取水叉路口,部份人去取水,部份人直接攻山頭。

13:25 登頂東巒大山,視野一級棒,值得多停留些時間,下山時和幾位
      隊友流連忘返,順登宇達佩山。背一萬CC的水,慢慢晃…

16:05 回到營地。


D7 2005/10/28   晴天

05:00 出發,陡上;陡下;斷崖;箭竹….

07:00 本鄉山前營地。

07:30 本鄉山,地形險惡,領隊特別交代:不可以停下來拍照,避免
      發生危險,再陡下….

08:20 櫧山下營地,稍事休息,再陡上。

10:00 櫧山。

10:20 櫧山低鞍,午餐,準備朝無雙前進,陡上陡下各三次..

14:00 努力的攀上無雙東峰。

14:25 登上無雙最高峰。

14:50 抵達無雙基點峰前營地。營地很小,大家努力的擠在一起,稍後
      到基點處慶祝4位隊友完成百岳。由於今天沿途沒有任何水源,
      大家的水所剩不多,晚餐只有乾飯了,沒有足夠的水可以喝,晚上
      喉嚨好不舒服….


D8  2005/10/29  晴天

05:30 出發,陡下,陡下,陡下,回頭再看一次無雙三峰,雄偉突出,果真是
      無雙。

08:10 最後水源,其實應該說是今天遇到的第一個水源才對,休息補充體
      力。嚮導說:從這兒開始到郡大林道32k處,才是真正南三段,因為
      從這兒開始才是最危險的路段,尤其要注意虎頭蜂,跟上隊伍絕對不
      可以落單,避免發生迷路危機….

09:00 沿著山勢腰繞、高繞,土石鬆軟,塵土飛揚,天氣很熱,走走停
      停,已經有虎頭蜂出沒了,路旁偶爾可以看到早期原住民活動的
      遺跡,沿途有多處水源…

13:00 無雙部落遺址,或許是乾旱的關係,傳聞的芒草大多已經乾枯,所
      以不會有迷路的顧慮才是。穿過遺址,可以看見許多廢棄的石板
      屋,可以想像當年此地的景況.。來到一片樹林下休息,大家都有
      些累了,涼風吹來,差點就睡著,直聽到背包上肩。.

13:45 無雙吊橋,一次限一人通過,通過後再陡上一段路..

14:30 烏瓦拉鼻溪營地,營地尚好,晚餐時刻下了一點雨。行程將盡,大
      家心情很輕鬆,比起前幾天,大家都晚了些才入睡。


D9  2005/10/30   上午晴天,下午轉為有雨

05:30 出發,領隊再次提醒今天的路況及注意事項。隊伍沿著之字形的路
      緩緩陡上,約30分鐘後在一塊較平的地方休息,再前進,約30分
      鐘後再休息,因為是上陡坡,隊伍拉的比較長,我是走在押後嚮導旁
      邊,我心理頭猜想著再翻過前面這段陡坡應該差不多了罷,續行,就
      在最前面十幾位隊友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我的視線範圍時,突然聽到
      幾聲慘叫,但見走在中間那一塊的隊友全部趴在地上,不敢動彈,每
      個人附近都有一群蜜蜂盤旋著,嚮導趕緊叫我們幾個把雨褲穿上,
      好一陣子,前方都沒有動靜,此時挑夫老全說,不可以再等下去了,
      萬一蜜蜂見到陽光會益加的兇猛,於是我們幾個,緊緊的跟著老全慢
      慢往上走,經過趴在地上的隊友時,用”哀鴻遍野”來形容並不為過,
      隊友們無助的求救,許大哥僅包著一塊頭巾,無助的躺臥在路旁邊,被
      成群的蜜蜂圍攻,走在我前面的隊友嚇的要哭出來,幾乎走不動了,我
      不斷的催促她:不能停下,來慢慢走,待脫離險區後,幾位體力較好
      的隊友,立刻著裝下去和嚮導合力救人,部份人先上到林道45k處,趕
      緊用無線電向外求救,並派兩名健腳火速下去求援,檢視災情,差不多
      每個人都有被蜇到,只是傷勢不重。連先生脖子4針,謝小姐8針,小
      郭3針,我個人2針,兩位挑夫亦有被蜇到,黑絨姐右手掌虎口處被蜇
      到,腫了起來,她趕緊拿塑膠袋解尿,再將手掌浸泡去…
        
        幾位傷勢較嚴重的隊友陸續的被救上來,大家忙著替他們急救,按
      摩、壓虎口、拉指尖、煮開水、擦藥(胺水不夠就用尿液),添加保暖
      衣物,天氣開始變了,一陣子後,領隊要大家推進到前面不遠的43k
      工寮,男隊員在補充一點體力後,再趕回去協助傷者,由於要通過三
      處危險地形,因此救援工作倍感困難與危險。我和嚮導劉姐及另兩位
      隊友,或背或扶著鄭大哥慢慢走,一路上我們不斷的替他加油打氣,
      要他勇敢的撐下去。在工寮裡等待救難人員的同時,大家持續的為傷
      者做必要的急救,外面雨愈來愈大,領隊將部份人疏散到不遠處另一
      間工寮….
      
        約在16:55的時候,5或6位的救難人員終於來了,原本以為會有醫務
      人員一起上來,怎料不但沒有,竟然連急救藥品也沒帶,怎麼會這樣
      呢?趕緊砍樹作擔架,趕緊煮些飯,讓要護送傷者下山的人吃些東
      西,大約在1800每位傷者在4或5位隊友輪流扛的情形下,冒著不停
      的雨和惡劣的山路,開始往下走出去,39k的大崩壁,34k的大坍
      方,無數的坍方,待送到33.5k救護車可達的地方時,已經是次日
      凌晨2、3點了,所有的隊友皆已經累的不成人形,甚至於幾乎失
      溫了….

D10  2005/10/31  陰天

05:00 留在43k工寮的23名隊員,在吃過早餐後,開始打包其他隊友的東
      西,儘可能的將他們的東西帶下去。

07:00 在嚮導劉姐帶領下,往山下推進,正如前面所言,沿途崩壁坍方無
      數,連我等這些健腳都需小心翼翼方能通過,可想而知,昨晚運送
      傷患下山時所遇到的困難與險境。
        
        往下途中,遇到了昨晚運送傷下山的領隊嚮導及隊友,每個人臉
      上儘是憔悴與疲憊,也遇到了從台北連夜兼程趕來支援的周大哥及
      劉大哥,趁著短暫的休息,周大哥告訴我們前面的路況及傷者送醫
      的情形,當聽到鄭大哥已經往生時,我不禁難過的哭了,大家都非
      常的難過自責。周大哥帶著我們繼續往下走,劉大哥則在39k處支援
      其他人。

12:00 走到33.5k可停車處,李理事長和幾位救難人員在那接我們,10公
      里的路,我們發了5個鐘頭,到32.k處,鄭大哥的遺體已經搬上救
      護車,再到30.5k處,幾輛原定來接我們的車已經停在路肩,周大
      哥要我們先到的人,每坐滿一輛車就先行下山,在十八重溪管制
      站停留時,承辦警察找我去做簡單的詢問筆錄,在殯儀錧檢察官
      勘驗遺體及詢問家屬意見後,我趨前向鄭太太和女兒及鄭大哥的
      親友致意,表示我們無法給鄭大哥更好的照護,感到非常難過和
      歉意,對鄭大哥也是萬般的不捨..

後記:

一、對於此次不幸意外的發生,領隊、嚮導及所有隊友均感到十分難過,
    事件發生後,領隊、嚮導所作的處置,個人認為均十分得當盡責,隊
    員們亦皆能同心協力,尤其是”一軍”的隊友,來回救人,運送傷
    者,真是辛苦備至。

二、特別感謝兩位挑夫,老全及阿金,兩位義不容辭的自動救難,更獨力
    的背負傷者,讓大家感謝萬分。

三、由於一時無法與其他隊友取得連繫,無法取得他們的同意,基於個人
    隱私,除了領隊嚮導的姓名,其他隊員的名字(傷亡者的名單,新聞
    已有報導),恕難公諸於網站。

四、對於日後,若有登山隊遇到虎頭蜂時,希望此次的經驗,可以提供參
    考:
    1.發現蜂巢時,不要好奇,不要大聲喧嘩,避免驚動,更不要對之拍
      照。
    2.虎頭蜂徘徊在您身邊時,千萬不要對牠們有任何不友善的舉動,例
      如:試圖驅趕牠,也不要試圖奔跑逃離(走的會比飛的快嗎?),保持
      冷靜,微笑的和牠們Say Hellow,然後慢慢走開。.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875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2008-8-26 15:18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8-8-26 15: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發表 jones(巡山行者)
寫入 2005/11/03(四) 12:07 from 61.228.*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在台灣常見的膜翅目(Hymenoptera)昆蟲多屬於中、小型的種類,除了螞蟻外,其餘均稱為「蜂」類。

膜翅目在昆蟲綱中也是一個大家族,其中又分廣腰亞目、細腰亞目兩大類。全世界目前已知的約有100科,超過115000種。而台灣目前已知約2800種,除了蟻科胡峰科和部分的寄生蜂類外,其他的都缺乏從事分類與研究的專家。

一般我們常見的有:
條蜂科,代表蜂種-紅胸花蜂。
蜜蜂科,代表蜂種-義大利蜂、日本蜂、中國蜂、信義熊蜂。
細腰蜂科,代表蜂種-紅腳細腰蜂、擬細腰蜂。
蟻蜂科,代表蜂種-絨蟻蜂。
蛛蜂科,代表蜂種-台灣蛛蜂。
土蜂科,代表蜂種-橙頭土蜂。
瘦蜂科,代表蜂種-蜚蠊瘦蜂。
胡蜂科,代表蜂種-黃腰胡蜂(築巢於樹叢或屋簷下)、黑腹胡蜂(築巢於喬木樹頂)、黃腳胡蜂(築巢於喬木樹頂)、台灣大黃蜂(築巢於地底或岩石、樹根縫隙間)、黑尾胡蜂(築巢於地底或岩石、樹根縫隙間),以上均為攻擊強烈的虎頭蜂。家長腳蜂、黃長腳蜂、雙斑長腳蜂、褐長腳蜂、棕長腳蜂、變側異腹胡蜂、黃胸泥壺蜂、褐胸泥壺蜂、黃腰泥壺蜂。

胡蜂之所以會攻擊路過的動物或人,主要的原因都是太接近它的巢穴所致,一般胡蜂群的巡邏蜂警戒範圍,距離巢穴約有15~25公尺,登山客行走在山徑上時,有些動作和氣味會招致巡邏蜂的注意,如果做了揮打的動作,巡邏蜂就會視為敵意威脅,進而引發蜂群的攻擊,蜂群攻擊時甚至可追擊達100公尺遠。
1.穿著鮮艷,例如:紅、黃、橙色。這幾種顏色,在移動時會與附近的地物產生強烈對比的色差,故而吸引蜂等昆蟲的注意。
2.人類在行走時,無意的撥開草叢、樹枝,這些枝葉的晃動,會吸引各類胡蜂群的巡邏蜂注意,進而趨前探一究竟。倘若前行的人,用手或樹枝在空中揮舞的動作,在巡邏蜂看來卻是威脅與攻擊的動作,一但拍下了前來一探究竟的巡邏蜂,不論死亡與否,其殘留的費洛蒙就會吸引其他的巡邏蜂注意,進而引發攻擊。
3.人群行走時的腳步與地面的震動,會造成築巢於地底的胡蜂群的躁動與不安,常常還未見到巡邏蜂,就遭遇到蜂群大舉出動。前些時候在苗栗仙山的蜂群攻擊事件就是一例。
4.帶些鹽味的汗水、唾液、水果的香味、肉類的殘餘味道,也會吸引肉食的胡蜂注意。
5.春季與秋季是各類蜂群繁殖與遷巢的季節,如果在其巢穴附近活動,都會引起蜂群的攻擊。

遭遇蜂群攻擊時,唯一自救的機會就是快步離開它的勢力範圍,再做清除毒針、醫療的處理。防蟲網、煙霧、噴劑......等等方式,只是暫時阻絕與混淆費洛蒙的氣味,並不能完全保住生命安全。

這次事件的傷亡名單中,有好幾位是以前參加登運(白馬隊)的會員,遭逢此難除了婉惜外,也期望他們能多多學習山野生活的保命要領。


發表 sulo(Sulo)  回給 tschiang
寫入 2005/11/03(四) 20:32 from 61.230.*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虎頭蜂的攻擊對登山客確實是致命性的威脅. 如何能減低這種致命性的危險是一個嚴肅的客題
  在北登遇難之前桃園長青也歷經這群蜂們的招呼. 記得神仙步道山友受蜂群攻擊之前亦有山友在補給站上提到曾和蜂們打招呼的經過. 也就是說野蜂受到相當程度的刺激並累積之後才造成瘋狂蜇人事件. 假如這種推論正確的話, 在有山友透露那裡有蜂巢的消息時, 希望能有人(版主?)嚴肅地示警公告; 再者若有有能力的登山團體能及時出手要求胡蜂遷居, 我想這款悲劇應可減到最低. 畢竟人命經不起試鍊的. (隨也不能保證靜靜地經過不驚動野蜂, 就會沒事)
  對北登犧牲的隊友致最深的哀悼並誠摯地希望受傷的山友早日康復,也盼望各位先進能集思廣義研究出處理野蜂準則避免蜂災意外再度發生.


發表 afa
寫入 2005/11/04(五) 06:54 from 59.112.*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這次苦難我認為隊伍太長也脫不了關係,像這種高難度的行程最好能維持廿人以下,行動能更快速,也能減少其它生靈受到嗓音'氣味'震動等驚擾,我一直懷疑,這次的螫人事件和太長的隊伍可能有連帶的關係.
不管如何,請大家加油!


發表 vjso  回給 tschiang
寫入 2005/11/04(五) 14:41 from 59.113.*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請教 tschiang 君:

這次發生蜂螫事件的地點海拔多高?
曾聽過一種說法: 虎頭蜂活動於 1500m 以下, 有點懷疑其正確性.
謝謝!


發表 morning(Mr.H)
寫入 2005/11/04(五) 14:59 from 210.202.*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感同身受
個人十多年前也被虎頭蜂螫過,才第一天就在陶塞步道不到一公里處
而且是中到蜂巢的大獎,因為捕蜂人已將蜂巢取走而砍木橫倒在步道上
殘餘虎頭蜂還聚集在樹梢上
第一位跨越倒木而驚動虎頭蜂,第二位跨越還沒事
緊接第三位跨越蜂群就螫人,幸好是發生在步道上
重裝以百米速度逃命,從這處尾稜追到下處尾稜,足足跑了一百公尺
虎頭蜂一直攻擊頭部,手拼命的拍,結果有二個人被螫好幾處
我的大濁水溪上南湖首創路線因此夢滅
然而要撤退還得經過虎頭蜂倒木處
在靜待一段時間等虎頭蜂情緖緩和下來再穿上雨衣安安靜靜通過

這些年來也遇上多次,都能應變得宜
我認為虎頭蜂若沒被激怒應不會主動攻擊人
所以走在最前頭者千萬不要有激怒虎頭蜂的動作
否則後面的人會倒楣


發表 tschiang  回給 vjso
寫入 2005/11/05(六) 13:52 from 61.57.*

編修內文 / 編修附檔
我查了資料,海拔大約是 2000 m
回復 推! 噓!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東吳山友社論壇

GMT+8, 2025-1-28 11:07 , Processed in 0.02292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