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939|回復: 2

二格山筆架山之旅計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8-25 19: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目的地:指南宮(H240m)、猴山岳(H551m) 二格山(678M,四等圖根點)、筆架山(519M,無基點)

 

08:00第一集合點 捷運木柵線動物園站

08:30出發去搭貓纜

09:00指南宮站

09301030指南宮至猴山岳

10301200猴山岳至二格山

1200 第二集合點   二格山會合

12301600二格山筆架山連峰縱走至石碇

16301800深坑吃土雞和豆腐

18001900搭指南客運回台北 

 

山岳介紹:

筆架連峰 是台北近郊名山,位於深坑、石碇之間,由綿延的山峰所組成,西帽子岩、炙子頭山、筆架山是三座主要山峰,山徑陡峭起伏,全長約6公里,與皇帝殿、五寮尖並稱為北部三大岩場。筆架山上的連峰多數為坡度陡峭的瘦稜,縱走筆架山有時要鑽林,有時要爬岩,有時更要跨上稜刃,其上下盤迴的形勢,相當刺激至少須45個小時才能走完筆架連峰。登山口在石碇西街「員潭子坑橋」附近,順路標一路可走至西帽子岩、炙子頭山、筆架山二格山。

西帽子岩 海拔480公尺,無基石,展望不佳,主要是由兩棵切平的石頭撐成像帽子一樣,位於筆架連峰的路上。

炙子頭山 位在筆架山的東北稜,海拔528公尺,圖根點基石。山頂上視野不佳,但因有茂密林木可遮陽,與筆架山連走成為一般山友喜愛的路線。

筆架山 位於台北縣深坑鄉與石碇鄉的交界處,為一處呈鋸齒狀的連峰岩壁,其最高峰為並立的兩座山頭,無基點,海拔580公尺。筆架山峰頂為併立的兩座山頭,因遠看就像是筆筒插著筆,而被稱為筆架山。

二格山 又名石尖山,是兩座尖峰,主峰在石碇境內,西峰在木柵境內,H678M3-701,小百岳#017,為二格山系中最高之山峰。是一條熱門的郊山路線,原始自然,四通八達,沿路大都是泥土小道,一路上上下下,大致都是沿稜線走,稍微困難的地方或陡坡有繩索輔助攀爬,老少咸宜,登山客整日絡繹不絕。

 

二格山想開車的人可選擇路線

1.最輕鬆 走北宜從二格公園進入二格山 山下走上山頂會合後也可走到筆架山原路來回

2.推薦 木柵貓空 草湳橋 二格山 筆架山 下山走阿柔洋產業道路 到深坑

2.深坑炮子崙古道過去走O型回到深坑

3.石碇倒走筆架山

 

注意事項:

請自備零錢、雨具、開水、午餐、帽子等禦寒衣物。

請務必吃早餐。

http://www.enjia.org.tw/mount/0101_mnt.asp

 

旅記網站聯合入口

http://waytogo.idv.tw/

 

 

http://www.waytogo.idv.tw/?topicid=424

http://tour.tpc.gov.tw/TourInfo/Climbing/PathSystem/Path142/Path142.html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21.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tunglin-blog/article?mid=5173&prev=5253&next=5125&sc=1

 

茶山古道的路線結合炮子崙瀑布、阿柔洋步道、Linda Road猴山岳二格山、筆架山,組合不只八種。

如何安排路線?則可隨人各人喜好。

 

找個週日一起去走走吧!

 

 

 樓主| 發表於 2008-8-25 19: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話說貓空

 

您知道嗎?當台北盆地還雜草荒湮沼澤一片的時候,除了像中山北路圓山小丘駐其間外,先民們怎麼墾拓與駐足生活嗎?隨著沿途初春萌芽的綠蔭、菁芽起舞的節奏,讓我們-起來觀今說古,並歡迎大伙從內湖莊到內群來看格頭山所蘊育出的和諧人文,並欣賞聞名中外的文山包種茶,木柵知名特產--鐵觀音茶茶園。

 

  內湖莊是木柵的舊地名,而木柵原是荒湮之地,除景美溪兩岸南北稍呈舒坦平埔之外,三分之二皆是山巒坑谷丘陵地,其中以格頭山(二格山)和岐山(猴山)四面風山所形成的內彎(今日的指南里)仍具原貌的古樓和神祕之象,所以十餘年來也成了台北人假日逛草山(陽明山)到貓空的口頭話與爭議之所在。

 

  先民約於清朝康熙末年或乾隆年間,遠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來此墾地耕作,許多的舊地名因人事,或地貌地形,或地物而沿用。譬如:「木柵」是先民們墾拓期間常為生活與原住民爭執所擾,所以以本木柵作為保護和防禦工事之用因而得名;又「內湖莊」乃日後居民增多而遠從外埔頭來時的形容,「日據臺灣時,測量土地、編輯地目、地號」沿用,另「內彎」之名頗為相似而得名。若以人為而知名者如:先前所進出茶葉古道之拖崩嶺通漏溝,及竹篙嶺往石崁頭皆因銜接內山格頭西麓山路而得名,其餘如猴山、四面風山、格頭(二格)山、圓山、石獅下、石皮坑、貓空、番仔公館、渡船頭等都因人、事、地與物生活息息相關而成為日後本土文化尋根者所追溯的。

 

 

二格(格頭)山的傳奇

 

在早期收音機廣播劇中劫富濟貧的廖添丁故事裡,我們曾聽過廖添丁的童年,是為其師收養而帶往金瓜寮練武的說法,如果依記載古茶道由小格頭坪林內山外出台北,格山頭的東麓是必經之地,在北宜公路未開闢前內山出產的農產品及購入的物資,如果由大安區臥龍街底到深坑阿柔坑經格頭山北麓另一側即是南麓向西經四面風山,竹篙嶺往新店搭乘火車的路線,是故格頭山即要用河洛話講:分隔兩頭外出的意思。而石尖山應指筆架山。廖添丁因由新店下山展開他一生行俠仗義的義舉,而內彎山頂的古道上是否仍存在這賢人遺跡的神祕,等待我們一起去探索。

 

  相傳二次世界大戰時,格頭山頭曾保留有株大樹,如古代公侯等外出用的娘傘,逢日出便可為內彎地區遮蔭。當時在某側山腳下有一長年不滅的燈穴,穴下有長年不涸的泉水,在泉湧鄰處有一住戶連年育有三子,一個白臉,一個面如紅棗,另一個則臉黑,三兄弟常在穴邊小池中戲耍活動,突有一日山頂上的大樹不見了,三個兄弟隨即相繼夭折,於是留給山中居民對於可能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再現的遺憾。

 

  現代人可不能做「面壯」或是「直目」的不識相哦!當您聽過這則故事後「俊傑」便長久與您無緣了。早期先民門的屯耕並不是現代的我們所能夠從中體驗的,面對水田耕作、茶園採作、居所資材的使用,一切都得當水耕、旱作、林墾取得,除此之外還需面對生活空間的競爭,尤其在原住民以俘擄人頭作為戰利品祭祀的年代裡,我們曾聽說曠野田園裡常為原住民「出草」所患,如政大左側門外便有個叫「十一命」的地方,相傳此地曾有十二人在此耕作,其中十一人因「出草」而犧牲,而山中茶園採收的工作大多由婦女與小孩擔當,俗諺有云「採茶不分大小,會捧碗就要會採茶」所以面對頻繁出草的行列就需要靠壯丁扮演著俗稱的「面壯」來看守茶園,在地理位置較突出的地方偵哨,一旦有所發現便要發號示警躲避,這時候採茶的婦童即可卸下茶簍就地在茶樹下掩避,等出草的行列遠去再繼續茶葉採摘的工作。據老祖母的說法,以前的茶樹因沒有剪枝的工具,通常都生長到高於人無法採摘的時候才能砍刈,所以採摘工作的不便與辛勞是可想像的,也由於狩獵行列習於遠觀獵物所以有「直目」少見近處目標的缺點,更由於警備「面壯」的看護造成採茶婦女們某些方面的不便,所以隨著時代的演進、設備的更新,「面壯」和「直目」逐成為諷刺人的話語。

 

  「貓空」在格頭山的西南方,面對猴山五百多公尺高屏障的好地方。據傳說:先民們上山之後便要找尋較好的環境駐居,而貓空溪谷中的溪底約有一百多公尺全為岩石,沒有中斷,且表面多穴洞,加上早期猴山中的猴群常戲耍著大刀,引來西面正卻山的睏獅怒吼,造成石皮坑常山崩,所以決定落腳貓空(以前曾是山豬出沒的處所又叫山豬窟)雖然後來猴群們為(指南宮)呂洞賓所鎮守觀音佛祖所駕御,睏獅不再怒吼,但貓空已成為大伙假日品茗郊遊故事中的另一個流傳,如果使用河洛話來「開講」;無意中更是閒話家常的好方式.據說,貓空聚落的住所正面的猴山岳是一塊銅鏡,又東北方的圓山,一輪突起的明月,正是美人照鏡的好穴位,所以茶農都會做好茶賣好茶,同時開茶店,後來茶店逐漸式微而貓也都跑光了,於是他又叫「貓空」,不也可以博君一笑。

 

  只要您有心,青山綠水永遠依偎在您我的身旁,農家人本著以養生的自然法則與您共嚐生生不息的喜悅。

 

參考資料 http://www.wwwart.com.tw/tea/tea_08_10.htm

 

回復 推! 噓!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9-1 13:45:14 | 顯示全部樓層

猴山岳和二格山探路

http://www.sumca.idv.tw/ss-xs/?uid-6-action-viewspace-itemid-556

 

上週六開車從貓空一探猴山岳登山口

走阿柔洋產業道路到深坑完成

原來深坑的出口在老街旁的大團園餐廳旁的加油站

這條路線真有趣!下雨過後蛙類超多!

茶山古道也是從加油站旁邊上去

回復 推! 噓!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東吳山友社論壇

GMT+8, 2024-11-21 16:51 , Processed in 0.0241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