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493|回復: 1

胡蜂螫傷照護上應注意事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8-1 12:4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胡蜂螫傷

台北榮總  楊振昌醫師  1997.12



什麼是胡蜂

胡蜂又稱黃蜂、大黃蜂、虎頭蜂、長腳蜂,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眾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它屬於膜翅目中之胡蜂科,其中又分為狹腹胡蜂、胡蜂、和長腳蜂三個亞科。胡蜂亞科中之虎頭蜂最兇猛,雌蜂身上有一根長長的螫針(尾刺),當遇到攻擊或干擾時,常群起攻擊,嚴重時致人於死。

毒理機轉

1.        致死蛋白:為一種具有分解磷脂質活性的 phospholipase A1,另外尚含有 mastoparan、serotonin、protease、hyaluronidase 等成份。Phospholipase A1 對於血液具有溶血作用,並可引起腎衰竭、電解質異常,並進而致人於死

2.        組織腫脹的成份:主要為 serotonin與 mastoparan。另外 histamine、prostaglandin E2、kinin 及其他 monoamine 也會有作用

中毒症狀

1.        單隻蜂(局部症狀):患部腫脹、劇痛、發熱等。另外如叮到神經,則可能導致神經麻痺;而如叮到喉部或口腔,則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2.        單隻蜂(過敏反應):一般在螫傷後30分鐘至兩小時內產生,但偶而可能延至6小時才產生。常見症狀為癢、不舒服、暈眩、胸部不適、明顯腫脹;嚴重者則可能會產生呼吸困難、身體虛弱、乃至休克反應

3.        多隻蜂(毒性反應):頭暈、嘔吐、發熱、肌肉痙縮、溶血等;一般要20-30隻以上的蜂螫,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反應。但曾有人僅被6隻虎頭蜂叮咬,即造成 DIC 之報告

照護上應注意事項

1.        螫針的去除:可以尖頭的小鑷子或用刀背、厚紙片沿著皮膚表面刮去螫針

2.        局部傷口處理:可使用冰敷、止痛藥物(如 indomethacin、demerol等)、抗過敏藥及消腫藥物(cyproheptadine)

3.        過敏性休克之認知與處理:0.1 ml/kg 1:10,000 之 epinephrine,並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再給予靜脈點滴注射、抗過敏藥物及類固醇等

4.        全身毒性:溶血、DIC、血液透析與血漿置換術(exchange transfusion)之相關注意事項
 樓主| 發表於 2008-8-5 15:30:50 | 顯示全部樓層

蜂螫處理方式

發信人: Danny.bbs@bbs.cs.nthu.edu.tw (嘿嘿), 看板: NTHU
標  題: 蜂螫處理方式 -- 必看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Fri Aug 22 2359 2003)
轉信站: TKUMCC!news.cs.nthu!maple
                                                                                
取自 "四季溯溪網站  討論區 -- 毒物蜂螫處理及姑婆芋"
寫的很清楚  大家仔細讀一讀
-------------------------------------------------------------------

除了小黑蚊,還有被蜜蜂螫傷的。當時我們用姑婆芋的汁塗在癢處,我當時有試
了一下,可是皮膚有刺痛的感覺,所以很快就用清水將它洗掉,可這並不是正規
的處理方式,對此我特別打電話到榮總毒物科詢問,以下是蜂螫處理方式,提供
給各位參考。
                                                                                
另外有些坊間偏方,聽說是被蜂螫用尿液解毒,不知是否有人使用過,其效果如
何?或有關山林會預到的毒物及處理,請大家多多發表,謝謝!!
                                                                                
【蜂螫傷】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的統計,所有動物咬傷中發生最頻繁者
,即為蜂螫傷。在台灣,曾發生多起虎頭蜂(胡蜂)螫傷致死的事件,經過媒體的
報導,格外引人注意。

   但事實上,蜜蜂和胡蜂都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及中毒反應,它們和火螞蟻都是
屬於膜翅類昆蟲,根據美國的統計昆蟲咬傷中最常引起死亡者即為膜翅類昆蟲,
而其他昆蟲則很少造成死亡。而絕大多數蜂螫致死者,都是因發生嚴重過敏性
休克而致命。

       大多數蜂螫傷只產生局部反應,少數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而早期致
死者多半因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而死,其中大多數發生於前15分鐘之內,而被大蜂
、小蜂螫傷,其發生過敏性的機會幾乎沒什麼差別,同時養蜂的人並不會因此而
免疫,也同樣會發生過敏,而過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會比一次嚴重。由於蜂螫致過
敏性休克死亡,多在送達醫院前即發生,因此,在美國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
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Ana-Kit或Epi-Pen (內含治療
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只要用手輕輕一按,藥物很快即可進入體內)
以備不時之需。

  蜂藉著尾部的螫針將毒液注入攻擊的動物,胡蜂螫人時螫針不會被拉出,可
連續叮人;而蜜蜂螫人時螯針會被拉出留在病人傷口上,同時毒液囊也會被一併
拉出,螫針及毒液囊在離開蜜蜂尾部後,仍可繼續抽動達30-60分鐘,不斷地放出
毒液,因此,如發現傷口上有刺針,應將其除去,以防止毒液繼續進入體內。除
去的方法,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壓擠
,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
 
蜂螫傷的臨床症狀

  蜂螫後,大多數只產生局部反應,少數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一般可
將其症狀分為:

一、局部反應:局部紅、腫、熱、痛或有輕度搔癢。

二、毒性症狀:一般超過十個以上的蜂螯比較會產生毒性症狀,主要有口惡心、
    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吞嚥困難、抽搐、神智不清等神經症狀,以及發
    燒、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症狀。

三、過敏反應:只要一隻叮咬,不管大蜂、小蜂螯傷,都可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
    克,一般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主要症狀包括乾
    咳、喉嚨或胸部有緊縮的感覺、眼皮浮腫、發癢、全身蕁麻疹、呼吸困難、
    臉色發白或發青、有快死掉的感覺、血壓下降、昏迷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皮
    膚症狀,經常在蜂螫後2-3分鐘就產生,而致死多半於前15分鐘之內發生。若
    先前有被蜂螯的記錄,下次如再被螯到,有35-60%的機會會造成過敏性休克
    。

四、延遲性過敏反應:一般在蜂螫後10-14天產生,可單獨出現,也可先經過一段
    較輕的急行性過敏反應之後再發生。其主要症狀包括發燒、淋巴結腫大、關
    節痛、皮膚起疹、頭痛 及全身無力等。
 
現場治療
                                                                                
一、局部反應的治療:1.如刺針留在皮膚上,可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
    及毒液囊刮除,不要用手去壓擠,以免注入更多的毒液。2. 用肥皂水或消毒
    水清洗傷口,並蓋上紗布。3. 用冷敷,以減少腫脹及癢,但不要在傷口上直
    接用冰敷。

二、毒性反應的治療: 輕度的毒性反應,治療與局部反應的治療相同。如症狀嚴重
    ,則應穩定生命徵候,將螫傷部位放低,並立即送醫。

三、過敏反應的治療:

1.將螫傷部位放低

2.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

3.如呼吸困難,給氧氣,必要時給予人工呼吸

4.治療休克,保持溫暖

5.如過敏嚴重,應給予注射腎上腺素

6.傷口及腫脹部位可予以冷敷

7.立即送醫
                                                                                
急診治療原則

1.穩定生命徵象,注意過敏休克的處置

2.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的將刺及毒液囊刮除

3.用肥皂水或消毒水清洗傷口

4.抬高患肢,可予以冷敷

5.可給予止痛劑、抗組織胺(如benadryl 25-50mg、或局部止癢劑
  (如calamine lotion)

6.大片的局部反應可能需給予短期的類固醇治療

7.如被多隻蜜蜂螫到應觀察24小時,注意是否有腎衰竭或凝血異常的現象發生。

8.中度以上的過敏(如產生angioedema或bronchospasm),除給予靜脈注射
  antihistamine或吸入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外,即是適合使用腎上腺
  素)(epinephrine)的時機,其劑量為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1:1000之
  epinephrine 0.3-0.5ml,如有必要可每20-30分鐘重覆使用。

9.如休克嚴重,除予以補充液體外,可給予1:10000之epinephrine 3-5ml 如有
  必要可每3-5分鐘重覆使用。
 
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對蜂螫過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比一次嚴重,因此對蜂螫過敏
的人,應特別小心避免被蜂螫到。預防之道包括1.請專業人員去除居家附近的蜂
巢2.戶外不要赤腳或穿脫鞋3.在戶外避免穿花色或鮮亮的衣服,儘量穿白色、綠
色、及土褐色的衣服4.避免使用香水髮膠等含香料的物品5.在戶外儘量穿長袖、
長褲並戴手套6.對蜂螫曾嚴重過敏者,應避免除草或採花7.如遇到蜂群,應保持
冷靜,慢慢移動,避免拍打或快速移動,如無法逃離,可就地趴下並用手抱住頭部。
                                                                                
毒物急症
http://www.geocities.com/Heartland/Garden/3336/wei-fong-kao/toxic.html
                                                                                
蜂螫的症狀及其治療
http://www.vghtc.gov.tw:8083/tcweb/m31/beebite.htm
回復 推! 噓!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東吳山友社論壇

GMT+8, 2024-9-8 09:15 , Processed in 0.03215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